菜单

302.AI 入门指南

引言

 
首先欢迎您加入302.AI
 
如果您不想被复杂的技术细节困扰,没关系 —— 只需点击管理后台左上角的「快捷使用」,立刻开启您的 AI 之旅。
 
如果您对302.AI背后的逻辑感兴趣,我们在此准备了一篇简单易懂的文章,希望用10 分钟带您了解:302.AI 到底是做什么的,如何能帮到您
 

 

一、302.AI的基础概念

 
302.AI 是一个按用量付费的企业级 AI 平台。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,其实类比一下就很好懂 —— 它就像一个大型的 AI 超市
 
大型超市相比街边便利店,更适合进行批量采购,因为商品品质更有保障,售后也更专业 —— 这就好比 302.AI 提供的企业级服务,稳定、安全、可规模化使用。
 
在超市购物,是按件计费而不是办月卡,302.AI 也是一样,您用多少就付多少,不捆绑、不浪费,用得越多越划算。
 
归纳一下:302.AI 是为企业准备的 AI 超市,灵活好用,省心省钱
 

二、302.AI提供什么服务?

302.AI 提供的服务分为两大类:在线直接使用的应用超市和需要配置开发的API。我们可以把它们类比成超市里的两大商品类别:

1. 应用超市 - 即食食品

 
在线使用的各类应用式AI就像超市里的即食食品,买回去即可开封即食,无需二次加工。我们根据各个使用场景,将解决方案做成各种独立的工具,只需要按界面提示操作,方便大家无门槛地去使用AI。如果您以前没使用过AI或不知道怎么和AI对话,在线使用的应用超市是最适合您的地方。
 
如同超市对食品会进行分类与更新,我们的AI应用也涵盖了各个领域:如学术、工作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、代码等,且每周都在不断更新。(*截至2025年5月,我们共计上线了59款AI应用)
 
 

2. API - 原始食材

 
API 是为开发者提供的接入模式,可扩展性强,功能强大但需要一定的编程知识。它就像超市中的原始食材,购买后需要经过烹饪才能享用,灵活性和可定制性高。如果您不懂编程,可以跳过这部分,但如果你想自己开发 AI 产品,这里提供了丰富的原始食材。
 
API 超市每周更新,包含了市面上绝大多数 AI 模型和开发必备的 API。
 
 

独立使用,灵活选择

以上两类产品是完全独立的,您可以根据需求自由选择。例如,你可以只使用 API,不用在线应用。根据需求来选择最适合您的方式,轻松开启 AI 之旅!
 

三、管理后台≠使用界面

302.AI 的一个非常关键的设计理念是:管理和使用是分离的
 
您登录后看到的,是「管理界面
 
 
这是一个供您管理和配置 AI 服务的后台,不是用来直接使用 AI 的地方。
 
就像你去超市,是为了采购食材,并不会直接坐在货架旁边开吃,对吧?
 
管理界面 = 超市采购区
 
使用界面 = 您的私有烹饪/用餐区域
 
 

1.正确的使用流程(尤其推荐给管理者)

除了「快捷使用」的入口外,正常的使用流程是:
 
先在管理界面进行创建(比如一个机器人或工具)
 
打开使用界面进行使用。
 
就像买好冷冻牛排回家烤来吃,可以配置加多少调料几分熟成,或者送朋友吃。甚至可以设定牛排只能吃一块,吃完就锁,别人吃不完也不会浪费。
 
 

2.为什么要这样设计?

这种分离式设计非常适合:
 
一人管理,多人使用
 
团队或企业内部部署
 
学校课堂/训练营统一配置 AI 供学生使用
 
分享给朋友或客户,控制成本不失控
 
 
您可以在后台:
 
配置好使用 AI 的角色/权限
 
设定用量限制(比如每人每日的使用额度)
 
管理日志、统计使用数据
 
最后把链接一发,别人直接使用即可,无需再进行配置!
 

3.总结一下:

场景

对应 302.AI 的模块

 

类比超市

 
管理配置
管理界面
逛超市采购
实际使用
使用界面
回家开吃
快速体验
快捷入口
现场试吃样品(但你不能一直在那吃)
团队协作
一人创建,多人使用
一人买单,全家吃饭
 
只要记住这个点:“管理归后台,使用走前台”,就能非常高效地使用 302.AI 啦!✌️
 

四、开始创建吧

太好了,现在您已经了解了:
 
两种类型的 AI(在线应用 / API)
 
管理和使用分离的机制
 
那接下来我们就用 「全能工具箱」 来作为例子,讲解如何实际使用 302.AI。
 
 
全能工具箱」是 302.AI 提供的一个综合型使用界面,集成了:
 
✅ 聊天机器人 🎨 绘画机器人 🧩 工具超市 🧱 API 超市
 
它让您一站式体验平台上的所有主要功能,是最适合新手和日常高频使用的入口
 

1.如何创建并使用全能工具箱?

在 302.AI 的管理后台,所有的 AI 都分为「创建区域」和「管理区域」,操作非常简单。
 
首先请在「应用超市」找到「全能工具箱
 
 
进行创建
 
创建成功后,系统会自动打开一个新页面,就是你的全能工具箱使用界面,也可以在这里点击「使用」按钮进入。
 
 
只需要保存这个使用页面的实际网址(URL),以后访问这个网址,就能直接调用使用,一个链接长期可用。
 
其他的机器人或工具,也都是一样的创建和使用流程。
 
 

2.如何分享和多人使用?

 
当然可以!您可以:
 
把这个网址发给同事、朋友、学生,他们即可直接使用你创建的 AI 工具,并且您还可以在管理后台设置访问权限和用量限制,非常适合团队协作和项目共享。
 
 

3.总结

操作环节
说明
创建
管理后台点击创建,全自动完成
使用
系统自动跳转,或保存网址长期使用
分享
复制使用网址,分享给他人
管理
可在管理区域查看、删除、设定权限
 

五、既方便,又安全

1. 安全机制一:分享码 = 密码保护

“如果我把使用网址分享出去了,别人岂不是能随便用,扣我额度?”
 
别担心,302.AI 都已经为你考虑周到了 。
 
 
当你把「使用网址」发给别人,他们看到的将是这样的画面:
 
 
分享码就像是这套工具箱的开门密码,没有密码,别人哪怕知道网址也无法使用,根本用不了您的额度。
 
分享码您可以随时修改或取消,自己完全掌控谁能访问。(温馨提示:暴力枚举破解不了的哦)
 

2.安全机制二:聊天记录完全隔离

“那我朋友进来了,会看到我之前和 AI 聊的内容吗?”
 
放心,不会!绝对不会!
 
 
每个用户的聊天记录都只保存在本地浏览器,你看不到别人的,他也看不到你的。
 
换个浏览器就像全新用户,记录都是空的。数据是私密的,不存在偷窥,也不用清记录才能“重新开始”。
 

3.正确的分享方式如下

 
A. 创建好 AI 工具箱或机器人
 
B. 打开「管理区域」,设置并复制分享码
 
C. 把使用网址 + 分享码 发给朋友
 
D. 朋友访问网址后,输入分享码,即可使用,不会看到你的任何记录,也不会滥用额度
 
📌 一句话总结:
 
网址是钥匙,分享码是门锁,聊天记录只放在自己兜里。
 

六、怎么收费?

收费模式:先充值,后按量扣费

可以简单理解为:
你办了一张「零月租」的手机卡,用多少扣多少,余额永久有效。

这种模式的优点

  1. 没有心理负担 不用担心“月底到了,没用完月费是不是亏了”,你用多少就扣多少。
  2. 余额不过期不像订阅那样时间一到就清零,你的钱在账户里,永久有效。
  3. 全平台通用 无论你用的是文字聊天机器人、绘图机器人,还是调用 API,都是统一钱包扣费。

 

计费模式总览

302.AI 提供了两种主要计费方式,分别对应不同的 AI 类型或服务方式:
 
类型 说明 类比
按 Token 收费 输入+输出的字数合计计费,常见于对话机器人(如 GPT) 像按斤称的水果、大米
按 次数 收费 每调用一次计一次费,常见于绘图、某些工具、API 请求 像一包一包卖的薯片、饮料

*什么是 Token?

  • 可以简单理解为 字数
  • 比如你输入一段 100 字,机器人回复 200 字,就是 300 Token
  • 不同模型、品牌的 Token 单价不同,但都标明在价格清单
 

不想算账?我们帮您做好了!

 
👉 我们特地做了一个 费用计算器,你可以在这里直观模拟不同用量下的费用: 🔗 https://302.ai/pricing/
 

实际花费参考(基于真实用户数据)

使用情况 月花费大约
轻度使用(全功能都试一点) 约 $5/月
只用纯文字、国产模型 约 $1/月
 
是不是挺划算的?尤其是你不确定自己用多少的情况下,这比直接订阅 20~30 美元的 AI 工具划算太多了。
 

七、总结

 
看到这里,相信您应该已经了解了302.AI的基本特性了,让我帮你梳理一下关键要点:
  • 企业级 AI 应用平台

              提供强大且灵活的 AI 服务,能够满足不同企业和个人的需求。

  • 两种主要服务:
    • 在线应用(各类 AI应用)
    • API(供开发者调用的接口)
  • 管理与使用分离

    • 创建先行,使用后续
    • 管理界面与实际使用界面分开,便于操作和分发。
  • 一键生成 & 一键分享

    • 可以轻松分享自己的 AI 机器人或工具,分享时完全掌控权限。
    • 所有的聊天记录本地保存,保证隐私。
  • 按量付费,免月租

    • 先充值,后按用量扣费,没有月租烦恼,花多少钱就按实际用量来。
    • 计费按 Token 或 调用次数,灵活、透明。
 
还有非常多的高级功能,需要您来慢慢探索。新世界已经开启,302.AI 会带来更多创新与便利,帮助您改变工作与生活的方式。不管是提升工作效率、激发创意,还是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,希望302.AI 都能成为您强大的工具和伙伴!
 

注:本文均由人工撰写,AI含量0%;文中插图均由302绘画机器人制作,AI含量100%
 
上一个
基础介绍
下一个
🧠什么是AI
最近修改: 2025-06-11